政策力挺千亿市场加速开启 水资源利用将迎重大机遇

2021-6-17 9:59:20

未来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建立多元化的污水处理财政投入机制、完善收费价格税收机制、合理制定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放开再生水政府定价等,鼓励政府购买服务,促进再生水用于生态补水,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这一目标着眼于引导地方政府改变只注重处理能力而忽视征收效率的惯性。以问题为导向,规划提出的上述目标正好弥补了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薄弱环节。其中,城市中水利用水平不高和常见的“重水轻泥”两大短板最为突出。制约污泥处理处置的关键因素是最终处置路线不畅,污泥产品的利用途径尚未打开,处理后的产品无法形成商品,造成污泥在厂内积压。产业链的不完善导致污泥处理收入不足,制约了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要更加重视污泥资源化利用,响应国家碳减排战略目标,要求到2035年全面实现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以循环利用产业为例,市场机制不完善,价格机制不完善,政策激励不够,影响了社会资金进入回收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在保障措施部分,对中水利用提出了政策引导,如放开中水政府定价,让中水供应企业和用户按照质优价廉的原则自主协商定价,鼓励政府购买服务,促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等,该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建立多元化的污水处理财政投入机制、完善收费价格税收机制等。此外,各地要抓紧制定出台地方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随着污水资源化利用的不断加快,千亿元的市场空间也将加速打开。徐强认为,膜技术是未来污水深度处理的发展方向,污水回用政策对膜技术上市公司有利。从加强空间管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放许可、监督执法、督察问责五个方面,推进“两高”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构建污染减排与“两高”项目绿色发展协同管理的政策链条,形成引导和控制“两高”项目绿色发展的政策合力。一是要求各地推广应用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重大项目选址,加强规划环评机制的实施和应用。二是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环境准入,落实区域污染物总量削减要求,管理好基层“两高”项目环评审批。三是提高“两高”项目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水平,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推进“两高”产业污染减排协同控制。四是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加强以排污许可证为依据的执法监督。五是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建立“两高”项目管理台账、“两高”项目环评和排放许可监督检查机制,落实“两高”工程建设单位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