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百万亿级风口开启 绿色投资提速项目密集落地

2021-7-1 10:45:40

实现碳高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量有很多测算,规模为10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表示,“碳高峰和碳中性所需的资本投入规模巨大,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至3万亿元。”巨大的资金需求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保险资金逐步向绿色投资倾斜,对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如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立“中国人寿-电力投资第一股权投资计划”,募集资金12.5亿元,用于增加国电投资集团北京电力公司光伏、风电项目的储备开发和并购。中国平安表示,将全面提升绿色金融行动。预计绿色投资规模年增长率不低于20%,绿色保险保费年增长率不低于70%。到2025年,中国平安将力争实现投资+信贷规模4000亿元、绿色保险总保费2500亿元的总体目标。信托方面,英大信托于2021年发行了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第一期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碳中性债),项目规模17.5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融资租赁项目,创新绿色金融新模式,积极帮助实现碳高峰和碳中性目标。兴业信托发布福建省碳排放权绿色信托计划《兴业信托·立丰a016碳排放权第一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航信托、中国节能协会碳交易产业联盟、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碳中和主题绿色信托计划,初始规模30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绿色产业火爆,融资大幅增加,但仍有不少投融资瓶颈亟待解决。同时,绿色产业的投资也要理性。在实现“30.60”目标的过程中,各方要保持冷静判断、理性决策、审慎经营,做好产能预警和风险监测,真正做到上下衔接、左右平衡、进退有序,共同确保绿色发展的稳定和长远发展。目前,绿色产业投资仍以政策性资金为主,市场化资金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如果没有更多风险缓释工具的支持,绿色产业的投融资更多地受到政策层面的推动。能够提供中长期资金来源的投融资品种少,多层次投融资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大力提高绿色产业直接融资比重,加强绿色产业投融资信息披露。同时,在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基础上,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区域绿色发展基金,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绿色产业投融资联动业务。绿色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快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统计标准的统一,推进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