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展会行业市场研究

2007-1-19 18:15:06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展览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行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场馆建设日臻完善,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 近5年来,在京、沪、穗等中心城市展览业的带动下,全国新近建成展览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展馆达30余个,并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哈尔滨、武汉、乌鲁木齐、成都等地区展览业中心。方兴未艾的中国展览业,不仅为中外厂商推广品牌、交流技术、洽谈贸易、收集行情、寻求合作、拓展市场提供了桥梁和窗口,而且拉动了运输、电信、咨询、宾馆、餐饮、保洁、广告、印刷、搭建、安保等服务行业。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国通过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达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120多亿元人民币。各类专业性、综合性的国际展览会有力促进了中外的技术合作、信息沟通、贸易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展览业起步较晚、规模还小、水平尚低,在场馆建设、管理机制、组织手段、配套服务诸方面离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差距。专家指出,我国展览业目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在展馆建设上缺乏长远规划和合理布局;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展览人才和先进管理手段,缺少与国际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展览会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到位,展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不高;部分国有企业观念落后、行动迟缓,不善于利用展会这种低成本的便捷渠道推广品牌、寻找商机,既阻碍了企业自身进步,又影响了展览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我国展览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比较中外展览业的经营模式,为我国展览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第一节我国展会行业的现状分析

1.1行业环境分析

  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中国和世界技术的发展速度、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等诸多背景要素的综合。

1.1-1政治环境分析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历了20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同时国家大力支持国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展会行业50年的发展使各级政府深深认识到了展会行业对经济的1比10的巨大拉动效用,因而政府对展会活动一般都比较支持。这一切为展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但是目前会展行业存在严重的政出多门、多头审批的现象,全国没有成立统一的行业协会,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则,致使我国展览行业的市场管理较为混乱。这些状况将会制约我国会展业的发展。

1.1-2经济环境分析

  我国国民经济连续多年稳定、高速发展,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不断增长的客户源。加入WTO使我国经济将迎来一个极大的发展时期,这将给我国国际展览业带来新的繁荣。我国12亿人口的市场和经济快速发展,将吸引更多的外商来中国进行各种经贸活动,展览会将成为各种经贸活动的桥梁和重要场所。

1.2市场需求及增长状况

  会展业在我国是—个新兴的产业,已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虽然出现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其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会展业近年来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仅2001年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展会总数已达2500多个。我国展览业的总产值约为40亿人民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44%。此外,我国展览公司和会展中心的数量也是逐年递增。会展业在我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但是我国展会市场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我国目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7%)、发展最稳定、经济最活跃的国家。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再增加1倍。由此可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展览业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与国际展览业每年直接创经济效益2800亿美元相比,我国展览业的总产值与我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失衡不相称的。同时就世界的平均水平展会业的收入占一国国民经济总值0.2%而言,我国会展行业的发展空间也远远没有达到。

1.3市场竞争格局及特点

  目前我国展会市场上存在国有、私营、外资三类企业共1000多家。国有的展览公司基本上都是原隶属于贸促会各行分会或地方贸促会的公司,他们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占据了展会市场的主要份额。深圳高交会和北京科博会就是深圳和北京的贸促会承办的。国有展览公司虽然是市场的主体,拥有多年的办展经验和丰富的国内客户资源、熟悉中国市场情况,但其运营还是沿袭着计划经济的模式,比较僵化。私营展览公司规模较小但比较灵活,由于体制的缘故他们往往无法取得承办权,因此一般依附于当地的贸促会。
  目前,经外经贸部批准有主承办来华展览资格的展览公司197家,外资展览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展很快,他们的管理经验和水平远高于国内企业,它有较完整的营销网络、雄厚的资金、高质量的人才、健全有力的组织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但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上还不如国内企业,同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国外企业目前只能与内地企业合资或合作办展会,而不能单独办。随着加入WTO,这种状况将会大大改观。
  据有关权威人士介绍,自80年代以来,展览公司越来越多,展览市场出现办展质量不高的问题。现被认定有资格办展的公司是通过各项指标调查后甄选出来的,它们举办过的展览有一定的规模和档次,但他们举办展览重复较多,举办展览的时间和地点也有待协调。
  纵观整个展会市场的格局,所有的企业规模都较不大,外资公司介入中国展会市场还不深,在展览业中还没有形成具有垄断地位的大展会企业,因而竞争较为激烈,属于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

1.4我国会展行业五种力量分析

  展览公司是会展市场的主要竞争力量,它既是会展产品的生产者,也是展会利润的直接收获者。中国展览会经过20年的国内外竞争,有一批专业展越滚越大,逐步形成全球知名的展览会,例如在北京举办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这些展览会在展览规模、服务水平等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准,已被列入全球行业展览计划,参与全球行业展览竞争。近年来,消费品专业展也越办越大,北京的春秋国际服装展,大连、宁波的服装节,上海的国际家具展都逐步走向新的品牌化。随着展览会知名度的不断增强,展会公司的竞争力也日益增强。随着我国加入世贸,中国展览业开始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国外展览业会采取多种方式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国内的企业也将会通过兼并联合壮大自身实力。
  参展商参与展览会是为了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塑造形象和收集资料。他们认为展览会在这方面的作用最大,其它任何工具例如直销、邮发广告、在报刊媒体上做广告、网络媒体或公司展示等都无法与之匹敌。在展示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新顾客进行顾客登记方面,展览会的作用排在第二。据业内人士计算,商家日常推销的支出为展览会的8倍,比如:日常花8元钱推销一件产品,在展会上花1元钱便可办到。由于展览会成本低、效益高,因此一直被商家所看好。20年的改革开放在国内市场造就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计算机行业的联想集团,家电行业的海尔集团等,他们是展览公司的主要客户和主要利润来源。但是随着这些公司的实力增长和市场也是的增强,其对展会的选择能力也不断增强,效用不大的展会,这些公司将拒绝参加。
  展会行业的特点导致该行业的供应商的种类涉及旅游业、广告业、装修业、餐饮业等多个行业。展会的成功举办对这些行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拉动效应,据专家估算,这种拉动效应可达到1比10。
  我国展会行业的进入门槛不高,既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也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主要的行业门槛时与权威部门的关系。同时展会行业作为朝阳产业,其市场增长率远高于一般行业,平均利润高达25%。这一切都强烈地吸引着行业外的企业纷纷进入。
  与展会行业有替代效应的行业有广告业、其他的促销方式,但这些都无法望全体带展会的作用。

1.5我国会展行业竞争力评估

1.5-1 我国会展业的创新能力

  新观念的推广不仅是会展业创新的能力的—种表现形式,也是会展的—项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它可以通过对人们观念的影响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我国会展业目前观念推广的功能还不成熟,近两年出现的 —些概念性展会其主题内涵也多无独特之处,这些主题大多是从国外借 鉴过来。由此可见,我国会展业在观念推广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新科技的应用,主要指将新科技应用于展会的组织过程中,以提高办展效率和展会吸引力,这是会展业在展会表现形式方面创新性的衡量标准。我国会展业发展中较为重视展台表现中的科技投入,因此,我国会展业基本上能把握全球会展技术的脉动,不断创新展会的表现形式。
  再次,新领域的拓展是衡量会展业务范围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当今世界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对传统的经济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会展业以新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依托,借助会展业的后发优势,已经走在了业务领域拓展的前列,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以新经济为主题的展会在我国举行。

1.5-2 发展硬件设施竞争力

  会展硬件设施主要包括会展场馆和其它相关辅助设施。我国近些年在会展场馆的建设方面有较快的发展,相继建立了—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以及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会展场馆,使我国拥有的会展场馆面积迅速增加,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会展场馆的发展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些场馆样式陈旧,设施落后,却仍在使用。这种会展场馆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对于我国会展场馆整体水平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而我国会展业辅助设施与国外对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政府加大对市政设施和会展基础设施的投入。总体看来,我国会展业硬件设施主要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亡海、广州、厦门、武汉、深圳、成都、重庆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整体水平还略显不足,有广大的提升空间。

1.5-3发展人力资源竞争力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和创新的源泉,成为了竞争的焦点。我国会展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会展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国外会展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会展业人力资源数量不多,我国会展业的市场化运作起步较晚,因而专业化的会展组织、策划、营销人员较为缺乏,也没有专门的学校为会展业输送人才,因而导致会展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少,这对我国会展业竞争力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极大的瓶颈因素。
  次,专业结构不全。会展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来作为支撑,因而会展业人力资源的专业结构是十分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我国会展业目前状况而言,人力资源的专业结构是不全面的,尚不能满足会展业多元化经营领域的需求。
  再次,素质状况不高,人力资源的素质是指其综合能力,主要从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来加以考查,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近年来有了很大提高,但从业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四,空间分布不均,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在空间上分布极不均衡,呈现出由东至西的阶梯状递减分布,东部沿海大城市会展业发展较早,条件较优越,因而吸引了许多会展人才,而中西部由于开发较晚,因而优秀人才的汇集也少,但随着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会展人才在空间上不均衡分布的状况会有所改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水平还很低,对会展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阻碍,积极实施有效措施才能努力改变这一落后现状。

1.5-4会展保障体系竞争力

  所谓会展保障体系是指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的一系列企业,这些企业的服务领域涉及展台设计、搭建、视听设备供应、装饰、电气安装、清洁等,它们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国外这些配套服务均由专业化的企业来提供,这些企业凭借其高度的专业化,可以为展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我国目前这种专业化的展会服务公司还不多见,展会的相关服务大都由展览公司随揽下来,因而展会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布展的效率也不高,我国展览公司应将这些附属服务从其主要业务中分离现去,成立专业化的展会服务公司,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展览公司主营业务的快速拓展,另一方面也得我国会展保障体系技术与效率的提升。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仍然较低。面对入世后,国外著名会展公司的大量涌入,整合国内会展业资源,提升行业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必须尽快打造我国会展业的精品企业,并以其为核心带动其它企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会展以品牌为纽带来整合资源,走一条打造会展航母的可行之路。

第二节国际会展业的发展概况与中外经营模式的比较

2.1国际会展业发展现状

  展览业达到国际性的产业规模,是在20世纪70年代,也就是经济全球化形成之时。国际分工体系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国际展览业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掀起一股兴建大型展览中心热,并大量扩充从业人员队伍,国际展览业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世界展览大国德国现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总展览面积250万平方米,展览从业人员10万人,每年的综合产值410亿马克。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展览业,这几年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按国际展览业权威人员估算,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生产总值30万亿美元的1%,如加上相关行业从展览中获得的效益,则约占8%。

2.2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使世界市场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为全球贸易的开展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手段。网络技术不断完善,网上推销日渐推广,电子商务日益普及,相比之下,展览会的方式落后,作用弱化,成本高昂。为应对网络技术的挑战,国际展览业正向着以下三方面发展:
  1、大量应用信息技术,向网络寻求发展空间。展览会的“实物性”和“直接性”是网络技术所不能替代的,但电子邮件、企业网页、网上申请等电子商务手段已经在展览会组织中广泛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2、业内强强联合,增强竞争力。展览业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其利润率高达25%,因此行业内的竞争十分激烈。为降低成本,维持高利润率,国际展览业内的“巨头”们正以兼并与合作的方式建立战略联盟,进行国际化运作,如世界上两家著名的展览公司“瑞德”和“克劳斯”合作联姻,共同开发通讯计算机展览市场。
  3、推行全球化战略,抢占国际展览市场。欧美展览业已相当发达,为了谋求全球发展,国际展览业巨头通过资本运作,寻求低成本扩张,进入展览业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美国卡尔顿通公司以12.6亿美元的高价购下拉丁美洲约40个大型贸易展览会和相关的刊物杂志,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就直接收购了上海一个较有名气的地面装饰展览会。另外,它们充分利用广泛的业务网络,将一些名牌展览移植到他国举办。这一跨国运作,既满足了国际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抢占了世界展览市场份额

2.3中外会展业经营模式比较

  第三节加入WTO对我国会展行业的影响

3.1入世将有力推动中国展览业更快地发展

  入世对我国展览业是“利好”。展览业是第三产业,属服务贸易的范畴。在展览业成熟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2%左右。而目前我国展览业的总产值约为40亿人民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44%。
  我国目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7%)、发展最稳定、经济最活跃的国家。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再增加1倍。由此可见,入世后,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随着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展览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展览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和产业两大因素。入世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开放必将促使我国的内需外贸和经济活动更趋活跃;同时,随着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随着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产品化,我国工业产值将继续快速增长,产业链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这都将为展览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客观物质基础。
  展览是促进市场开发、内外贸易发展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中国企业要开拓海外市场将更多的赴国外去参加展览会;外国企业想进入、巩固中国市场将更多的到中国来参加展览会。国内、国际两个庞大的市场和中外企业对展览的需求,以及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辐射力,决定了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光明、前途无限。

3.2入世将加剧中国展览业的竞争

  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入世后,中外展览组织者之间的竞争、国内各展览组织者间的竞争、展览场馆相互之间的竞争、中国各展览城市之间的竞争,以及中国展览会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其他国家相同展览会之间的竞争会愈演愈烈。有人认为,入世后随着外国展览公司的大举进入,中国展览的组织者就完了、肯定不行了、没戏了,忧心不已。我不同意这种自卑、消极、悲观的看法。中外展览组织者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外国展览公司的优势在于它有较完整的营销网络、雄厚的资金、高质量的人才、健全有力的组织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中国展览组织者的优势是有丰富的国内客户资源、熟悉中国市场情况,也具备一定的组织服务经验。我认为,外国企业目前参加中国展览会主要目的是冲着中国市场、中国客户而来,而中国的组织者在国内市场、国内客户方面比外国展览公司拥有更多、更大的优势。同时,我们还具有文化优势、人文优势。如果我们在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提高组织服务水平方面下大功夫,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外国展览公司的进入。入世后外国资本对中国展览业的投资将进一步加大,更多的外国展览公司将会进入中国展览市场。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规定,入世后,外商仍不能在中国注册成立独资的展览公司,但可以与中方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外资比例不受限制,外商可以控股,合资公司在华享受与中资企业相同的待遇。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盲目迷信外国展览公司,以为他们办的展览会就是最好的。在欧美国家举办的品牌展会移植到中国举办不一定都会成功。目前在我国举办的最有水平、最有影响、最好的几个展览会,如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中国国际通信展览会、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中国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中国国际冶金铸造工业炉展览会等,在国际上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各自领域世界前六位的展览会。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我们中国的展览组织者一切都好,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不足,要苦练内功。我们要看到外国展览公司的长处,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3入世将推进中国展览业的整合

  目前中国展览业有“三多”:展览数量多、主办单位多、行业重复办展多。这“三多”并不都是好事,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一个“乱”字。入世后,这“三多”将逐步发展为“三少”。从去年全国办展数量看,有人统计为1800个,有的说2000个、2200个。展览会数量多少并不代表展览业的成熟程度和发展水平,如果单从展览会数量来衡量一个国家展览业发展水平高低的话,我们已经就是世界展览大国了。今后中国展览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各主办单位会加强合作,同类展览间进行合并合作;有实力的展览公司以资本为纽带采取联合兼并、收购展览会的方式发展壮大自己,大浪淘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质量水平差的展览会竞争不过水平高的同类展览会,想继续办也办不成,自然被逐步淘汰;实力差、资金不足的展览公司,也会随着竞争的加剧而逐步退出展览业市场。据我所了解,去年全国38%的出国展览会计划没有实施,国内展览计划没有实施的大概在20%左右。随着展览市场秩序的逐步规范、竞争的加剧,中国展览会的数量会逐步减少,但展览会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少,但有实力、有影响、有资金的大中型展览企业会越来越多,重复办展现象会逐渐减少,品牌展览会会越来越多。
  我认为,中国展览业的整合势在必行。整合使展览会更加专业化、更加贸易化、更加品牌化、更加市场化。

3.4入世将促进我国展馆设施水平更快的提高

  没有好的展览馆就没有好的展览会。对我国展览业来说,展览馆就像火车头,是展览业发展的基础,场馆条件的好坏对展览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展览业蓬勃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使政府和相关企业对投资建设现代化展览中心非常重视,厦门、南京、长春、长沙、西安、青岛、合肥、沈阳、烟台、成都、武汉及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一期工程展馆等展览设施在近几年内陆续建成。场馆建设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场馆设施条件、规模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展览场馆约140多座,可用于展览的总面积近100多万平方米。入世后,随着展览业的进一步发展,北京、广州、上海、天津、深圳、宁波等地今后几年还将陆续建成规模在10万至20万平米的大型现代化会展中心,一些省会城市也将建成一批中型会展中心,这将从展览硬件设施上大大提高我国展览业的水平,为举办大型展览会创造了条件。
总体看,各地新建、改扩建展馆对展览业都是好事。但我也想在这里提醒场馆的投资者,一定要从本地展览业发展的实际出发,重视展馆建设在区域经济中的合理布局和展览市场定位。本地展馆建设的规模、功能、标准要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展览业水平相协调,投资新建展馆不要盲目,贪大求全,以免建成后造成闲置浪费。政府在规划展馆布局时,一个城市最好建一个现代化的会展中心,否则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对展览业整体发展不利。

3.5入世将促使政府办展活动逐步减少

  国内展览会现在是每天不断,其中相当多的展览会是由各级政府或政府部门主办的。政府重视展览是好事,但举办贸易展览是一种市场行为,一种商业行为,如果政府在前台直接导演节目,这对展览业自身发展没有好处。政府办展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在所管辖的范围内开会、发文件,要求企业参加某一展览会;企业怕得罪政府,即使知道参展没有效果,也只好硬着头皮参加,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另一方面,政府办展的目的与参展商的要求不全一致,参展商参展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展览会展示企业形象、宣传产品、寻找潜在客户、了解产品信息和客户需求、洽谈贸易和投资合作等,因此,希望展览会的主办者能组织尽可能多的专业观众;而地方政府办展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提升城市形象,因而重视展览会的社会效益,不十分重视展览会的贸易气氛,忽视专业观众的组织工作。
  举办贸易展览会是市场行为,不是政府行为,政府不应该成为办展的主体,办展的主体应该是商业协会和专业展览公司,这也是国际惯例。我了解到,国家有关部委和一些地方政府去年就做出决定,今后不再作为展览会的主办单位。我为做出这样的决定而叫好。我认为,入世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办展活动一定会逐步减少,而政府对展览会的扶持力度一定会进一步加大。政府将从广泛办展的前台退至后台,转向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为展览业的健康发展搭建平台。

3.6入世将加快展览审批管理制度的改革

  展览业内人士都非常关心入世后现有展览审批是否要取消。据我所知,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规定和中国政府公布的资料显示,11大类142个服务贸易行业中,展览业不在其中。从入世的多边和双边谈判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并未对入世后展览业开放做出承诺,世贸成员国也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因此,目前的审批制及展览管理办法仍然有效,并不随着入世而取消。我个人认为,从宏观方面看,根据WTO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现行的展览审批管理制度应该取消。但是从我国展览业的现实情况看,目前的审批管理制度短期内不会也不应该马上取消,因为取消的条件还不成熟。
  审批不是灵丹妙药,审批不是管理中国展览业的最好办法。目前中国展览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审批管理制度不完善而引起的。但是,由于目前展览市场尚不规范、信用制度尚待建立、市场环境有待改善等因素,审批在现阶段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和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展览业市场的规范、有序,良性市场环境的创建,展览安全、信用度的提高,行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审批管理制必然取消而走向登记备案制,需要的只是时间和条件。

3.7入世将加速我国展览市场中外价格的并轨

  “对中外展商收费标准应统一,展览场馆对国际、国内展台场地租金应统一,展台搭建费、水电费、管理费应统一,中外展商应一视同仁”,这是外国展览组织者和外国参展商的强烈要求和呼声。他们的要求和呼声是合理的,但是展览市场的现实决 定了不可能在入世后马上让价格并轨。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展览会的收费中外两个价。这不是哪一级政府制定,而是一种市场行为。展览业的相关收费,完全是随着市场价格而自行调节的。政府不会也不应该做出强制的规定,强行要求有关展览组织者、场馆所有者实行中外价格一致。其次,目前展览业的价格是随行就市,不同展览会收费不一,价格因展而异、因展馆场地而异。就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到目前为止海内外收费还是不一样。
  我并不赞成价格双轨制。我认为应对中外展览组织者、厂商一视同仁。但这不取决于政府,不取决于谁,而取决于展览市场的供求关系。我相信,随着入世后市场经济的成熟,展览市场本身的发展和需求,中外价格并轨肯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价格要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价格并轨最终要由市场来决定。

八、入世将推动中国展览业实现行业自律

  中国展览业目前没有全国性的行业自律组织,没有实行行业自律。目前展览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市场的一些不规范无序行为,都与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展览行业自律组织,没有行业规范有很大关系。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行业的管理主要通过行业自律来实现,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规来规范协调行业的行为。我认为,全国展览行业协会应尽快成立。通过协会制定展览行业规范、行业行为准则,增加展览市场透明度,协调办展行为,规范展览市场秩序,培训展览专业人才和对展会进行资质评估,实行“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主经营、共同发展”。
  目前中国展览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光靠政府是无法全部解决的。我认为,政府今后主要会通过制定规则来调控展览市场,而展览市场的自律则由行业协会组织来进行。展览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展览行业的自律。在入世后不久的将来,代表展览行业利益的全国展览行业协会的成立是势在必行,这也是展览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